• 2021年第27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磁性水凝胶黏膜下注射辅助离体猪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研究

      2021, 27(11):1-5. DOI: 10.12235/E20210175

      摘要 (141) HTML (17) PDF 1.05 M (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磁锚定技术的磁性水凝胶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鲜离体猪食管为模型,在黏膜下注射自行配置的海藻酸钠-四氧化三铁微粒溶液和交联剂,使两者发生反应形成磁性水凝胶。在食管外放置锚定磁体后,黏膜下的磁性水凝胶被吸引,连同病变黏膜一起被抬起,可辅助完成ESD。结果 在锚定磁体的磁场力作用下,磁性水凝胶被锚定磁体吸引,可充分显露黏膜剥离面术野并形成足够的组织张力,改善术者操作体验,提高整块黏膜切除率。结论 黏膜下注射磁性水凝胶在食管ESD中具有可行性,后续将进一步优化磁性水凝胶性能并进行验证。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SpyGlass治疗难治性胆管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 27(11):6-16. DOI: 10.12235/E20210135

      摘要 (747) HTML (504) PDF 1.27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SpyGlass治疗难治性胆管结石(DB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SpyGlass、液电碎石与激光碎石治疗DBDS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2月的研究。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和JADAD量表评估不同类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重要结局包括结石完全清除率、结石单次清除率、取石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最终3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含3 728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为0.947(95%CI:0.920~0.970),结石单次清除率为0.747(95%CI:0.682~0.807),取石次数为1.10次(95%CI:1.080~1.12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65(95%CI:0.046~0.087);二代SpyGlass在结石完全清除率、结石单次清除率、取石次数上优于一代SpyGlass(97.3%和92.2%、80.3%和67.8%、1.03和1.27次);激光碎石在结石完全清除率、结石单次清除率、取石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优于液电碎石(97.8%和91.0%、80.4%和70.1%、1.06和1.19次、6.5%和7.8%)。结论 常规取石方法失败时,SpyGlass是治疗DBD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二代SpyGlass结合激光碎石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疗效。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2021, 27(11):17-24. DOI: 10.12235/E20210123

      摘要 (554) HTML (29) PDF 597.26 K (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 = 300)、西甲硅油组(n = 240)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n = 200)。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前5、10、15、20、25、30、45和60 min口服上述药物及服药后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坐位、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胃镜操作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 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内镜操作时间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优于西甲硅油组和对照组(P < 0.01),而西甲硅油组又优于对照组(P < 0.01);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在无痛胃镜检查前20和25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后,胃镜视野清晰度更佳(P < 0.05),但这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优于坐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 14.56,P1 = 0.000;χ22 = 16.61,P2 = 0.000);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 0.12,P3 = 0.733)。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胃镜前20和25 min服药及服药后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及卧位(间断左右侧身)效果更佳。

    • 二甲硅油的不同配伍方案在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1, 27(11):25-30. DOI: 10.12235/E20210150

      摘要 (119) HTML (398) PDF 584.49 K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二甲硅油与肠道清洁剂的不同配伍方案在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以探寻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将90例拟行胶囊内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于检查前4 h常规服用2 L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清肠。A组(n = 30)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2.5 g;B组(n = 30)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5.0 g;C组(n = 30)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2.5 g,确认胶囊进入小肠后再口服2.5 g。主要评价指标为小肠清洁度和气泡量评分;次要指标为阳性病变诊断率、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胃/小肠通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小肠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小肠上段的气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胶囊进入小肠中下段后,B组和C组的气泡量较A组减少(P < 0.05);且C组的气泡量在小肠下段较B组进一步减少(P < 0.05);C组阳性病变诊断率较A组和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胃/小肠通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二甲硅油5.0 g去泡效果更佳;且在检查前30 min及确定胶囊进入小肠后分次口服较检查前30 min顿服,可增强小肠的去泡效果,改善视野清晰度,提高阳性病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 0+1
      • 1+1
      • 2+1
      • 3+1
      • 4+1
    • 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2021, 27(11):31-35. DOI: 10.12235/E20210098

      摘要 (182) HTML (35) PDF 1018.94 K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3例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根据不同胆管插管方法分为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组。分析各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ERCP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总体插管成功率为96.8%。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及胰管支架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70.7±28.6)、(116.6±43.2)和(129.1±88.2)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总体发生率为39.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ERCP术后胰腺炎(PEP)总发生率为21.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ERCP出血发生率为6.6%。未发生重症胰腺炎和十二指肠穿孔病例。结论 导丝进入胰管后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上述方法插管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行。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疗效观察

      2021, 27(11):36-41. DOI: 10.12235/E20210147

      摘要 (101) HTML (14) PDF 520.75 K (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一期缝合治疗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108例在LCBDE后行一期缝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患者有无急性胆管炎分为有胆管炎组和无胆管炎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与无胆管炎组相比,有胆管炎组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遵循相关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LCBDE后一期缝合治疗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 注水黏膜切开刀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研究

      2021, 27(11):42-48. DOI: 10.12235/E20200068

      摘要 (594) HTML (11) PDF 2.58 M (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注水型电刀行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ESD)切除大面积贲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并分析总结相关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通过胃镜活检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考虑贲门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 > 2.0 cm的病例,术中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治疗,并选取该中心同期该医生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贲门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单位面积剥离速度、病变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结果 PESD组(n = 32)病变直径2.0~8.0 cm,平均(5.1±2.9)cm;其中1处病变位于前壁,16处位于后壁,3处位于大弯侧,12处位于小弯侧;30处病变为一次性切除,2处病变(贲门大弯侧)为分块切除;剥离时间19~112 min,平均(65.5±48.3)min;术中出血8例(25.0%),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5 d;ESD组(n = 17)病变直径2.0~6.5 cm,平均(4.2±2.2)cm;2处病变位于前壁,10处位于后壁,5处位于小弯侧;所有病变均为一次性切除;剥离时间26~157 min,平均(91.5±26.5)min;术中出血8例(47.1%),术中穿孔2例(11.8%),均给予金属夹夹闭并内科保守治疗取得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6 d。结论 应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是一种基于贲门解剖结构的创新术式,与常规ESD相比,可有效提高剥离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内镜手术更安全和快捷。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盐酸纳布啡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对呛咳反应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1, 27(11):49-54. DOI: 10.12235/E20210125

      摘要 (482) HTML (14) PDF 678.25 K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盐酸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者呛咳反应、血流动力学和术中呼吸抑制等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纯丙泊酚组(C组),所有患者操作开始前经外周静脉通道注射丙泊酚复合盐酸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其中,N组:纳布啡10~20 mg+丙泊酚100~150 mg,S组:舒芬太尼5~10 μg + 丙泊酚100~150 mg,C组:丙泊酚100~150 mg。记录入室时(T0)、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1)、检查过程中(T2)、检查完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呛咳程度、检查全过程托下颌面罩给氧次数等。结果 3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AP、HR、SpO2和检查过程中托下颌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呛咳评分高于N组和S组(P < 0.05),苏醒时间长于N组和S组(P < 0.05),但N组和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小剂量盐酸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同时可有效抑制操作过程中的呛咳反射,相比于单纯使用丙泊酚,未增加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 0+1
      • 1+1
      • 2+1
      • 3+1
    • 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的临床研究

      2021, 27(11):55-61. DOI: 10.12235/E20210058

      摘要 (72) HTML (8) PDF 1.22 M (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外生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该院就诊的CSP-Ⅱ患者41例,分为A组(实验组,n = 20)和B组(对照组,n = 21)。A组行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B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住院时间、β-HCG转阴时间、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HB)值、恢复月经时间、术后第1天较手术前1天血清β-HCG的下降百分率。结果 A组术后第1天β-HCG值较B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住院时间较A组时间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β-HCG转阴时间和恢复月经时间较B组长,术后第1天HB值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β-HCG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50.00%以上。B组瘢痕肌层切除后,行病理检查发现:肌层内存在少许绒毛组织,纤维平滑肌组织间见大量增生的滋养细胞。结论 腹腔镜下连续褥式内翻缝合治疗CSP-Ⅱ具有手术简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势,可切除憩室、增加子宫下段厚度和缩短避孕时间的优点,但术后血清β-HCG下降缓慢、恢复月经时间长。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鼻内镜下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菌群及预后的影响

      2021, 27(11):62-67. DOI: 10.12235/E20210349

      摘要 (216) HTML (8) PDF 576.93 K (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菌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3月于该院耳鼻喉科就诊的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Messerklinger微创手术,实验组患者在鼻内镜Messerklinger微创手术结束前将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及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不同治疗方式对于鼻腔黏膜菌群的影响,依据术后3周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及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术后鼻腔内弯曲杆菌属、肠球菌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术后鼻腔内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葡萄球菌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鼻内镜下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可以明显促进鼻黏膜上皮化,降低术后患者鼻腔内弯曲菌属、肠球菌属阳性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0+1
      • 1+1
    • 3D-CT描述胃周血管腹腔干变异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

      2021, 27(11):68-74. DOI: 10.12235/E20210320

      摘要 (501) HTML (10) PDF 912.41 K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3D-CT描述胃周血管腹腔干变异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8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3D-CT描述胃周血管腹腔干变异情况,依据腹腔干情况分为观察组(腹腔干常见型,n = 159)和对照组(腹腔干罕见型,n = 26),两组均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炎性反应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前经3D-CT描述胃周血管腹腔干变异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排气、缓解围术期炎性反应,安全性较佳。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形态中的应用价值

      2021, 27(11):75-82. DOI: 10.12235/E20210129

      摘要 (69) HTML (17) PDF 1014.42 K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形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该院106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清醒状态下行苗勒氏试验及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对比患者不同状态下上气道阻塞平面形态和上气道腭咽、口咽侧壁、舌根和会厌(VOTE)评分,并分析VOTE评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的关联性。结果 106例患者气道阻塞形态分布:腭咽平面以环形阻塞为主,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分别占84.91%和7.55%;其次为前后阻塞,完全阻塞占4.72%;口咽侧壁平面均为左右阻塞,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分别占60.38%和16.98%;舌根平面均为前后阻塞,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分别占16.98%和22.64%;会厌平面均为左右阻塞,无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占比15.09%。清醒状态下上气道阻塞形态分布:腭咽平面均为环形阻塞,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分别占52.83%和39.62%;口咽侧壁平面均为左右阻塞,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分别占30.19%和24.53%;舌根平面均为前后阻塞,无完全阻塞,部分阻塞占4.72%;会厌平面均无阻塞。睡眠状态下检查阻塞平面数多于清醒状态,各平面阻塞程度评分均高于清醒状态(P < 0.05)。OSAHS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平面数、各平面阻塞程度均与AHI呈正相关,与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睡眠状态下阻塞平面数、各平面阻塞程度均与AHI、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采用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可为临床评估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形态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2021, 27(11):83-88. DOI: 10.12235/E20210116

      摘要 (124) HTML (11) PDF 878.71 K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自体腓骨长肌腱(PLT)与腘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0例,20例行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PLT组),36例行HT重建前交叉韧带(HT组)。在术前及术后6和12个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合并半月板损伤、受伤时间、体重指数(BMI)等进行分析,并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HT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均较PLT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6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较HT重建前交叉韧带用时少、创伤小、更加美观,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疗效确切,可作为移植物替代HT行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